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

本會網站貼文與發言規範

各位親愛的會員大家好:
師尊在《暫訂佛規》的〈序文〉裡說:「蓋聞先王之道,以正心修身為本;聖人之教,以禮門義路為先。故述聖有云:『明乎郊社之禮,諦嘗之義,治國其如示諸掌乎!』是知禮之為用,關係至為重大,故古人冠諸四維之首,良有以也。」本會既是闡述一貫道理念的社團,那麼,它就是一貫道場在網路上的延伸。外教徒想了解一貫道,必是由此作為一個窗口。因此,在本會網站遵守師尊的佛規,整飭自己的行為,謹慎發言便相當的重要。

以下是貼文與發言的規範:

第一、本會為非營利目的之社會團體。我們的宗旨在闡揚孔孟思想,維護人類文化,促進天下大同。所以貼文或發言必須符合本會之宗旨。

第二、各位會員在本會網站有任何的發言與行動,都要存有師尊師母在左右考察的心念。只要念茲在茲,便能戰戰兢兢,謹言慎行。

第三、禁止張貼或討論有關政治、同志、文學藝術、非五教、破壞善良風俗之文章。鼓勵張貼或討論有關道場訊息、五教文章、淨化心靈文章以及各項公益活動之訊息

第四、貼文或發言要有禮貌:
(一)貼文或發言討論,如果是邀大家討論,開頭宜向大家問好或請安。
(二)問好或請安的對象有:院長、各位點傳師、壇主、講師、前賢、會員、志工。我們直接問「各位會員好」、「各位志工夥伴大家好」、「各位好」、「大家好」也可以。
(三)貼文或發言討論,如果對象是某人,則有天職者稱呼其天職,或是稱呼「某兄(姊)早安」、「某兄(姊)您好」、「賢兄(姊)您好」等等敬語。但切記避免用「姐」這個字,因為「姊」才是正字。
(四)對所有的會員切忌連名帶姓直接稱呼,更不宜沒有敬稱就直接貼文或發言。
(五)名與姓是我們在網路上的標籤。古人的習慣,名是父母所取,因此,只有父母長輩可叫喚自己的名,若是平輩以下則稱呼自己的字號即可。尤其當提到師尊師母與道場的前輩時,宜稱呼師尊師母與前輩成道後之聖號,如果不稱聖號,也應稱呼師尊師母與前輩的字,如:「師尊張公光璧」,「光璧」是其字,宜稱「上光下璧」;「老前人韓公雨霖」,「雨霖」是其字,宜稱「上雨下霖」,絕不可稱其名以犯諱。未成道的前輩者也同此規範。
(六)現在許多人的網名使用別名、綽號或外文。如果我們知道對方是誰,有天職者宜稱呼其天職,除非對方不在意,才直接稱呼其網名。當我們稱呼用外文標示姓名的會員時,也同中文一樣,如「pan兄(姊)早安」。
(七)如果彼此在開頭已有敬稱,就視同見面,那麼接下來的對話就不用開頭敬語了。除非中間有會員插話,那麼,為了讓與談者明確知道我們回答的對象,最好加上開頭敬語。
(八)發言一定要自稱後學,因為這是師尊師母所教,如果做不到,實在難以令人相信有在修道。

第五、凡是貼格言、警語、聖賢之言、仙佛訓文、勵志小品、各人式的佛言佛語等等文章,煩請註明來源出處,並且針對自己的貼文分享自己的觀點。這些文字的爭議性較大,容易製造問題,引發煩惱。況且分享自己的觀點是為了印證聖言聖行,故絕不可胡亂放話,製造問題。因此請張貼的會員要謹慎小心。

第六、發言論事宜引經據典以證明自己的觀點。引經據典來論事,不但可知論事者見識之深廣度,也是依法不依人,謹言慎行的表現。

第七、不討論天命,莫論人是非,更不宜斷人罪過。修道人以慎口為要,在師尊的佛規裡,只要我們依佛規而行,自有三天主考、五位法律主司察道親之善惡。

第八、若有特別的討論,如開版成立小型讀書會。那麼,請各位會員耐心等待参與讀書會的會員討論完後,再發表自己的看法,切莫插話,惹人嫌惡!如果参與讀書會的會員不開放討論,則靜觀按讚即可,以維持良好的論品。

第九、開版的主題定調之後,請各位會員依主題發言,切勿偏離主題討論,以維持討論的完整。若討論中發現某事值得另立主題,歡迎開版討論。

第十、貼文或發言若有犯了規則者,管理員會留言規勸,等到文字改善之後,管理員會將自己的留言刪除,以還版面乾淨的空間。若仍不改善者,管理員將直接刪除不當的貼文或發言。

第十一、凡是貼文或發言犯規三次,或是在其他社團製造是非的會員,經管理員查證確認,若情節嚴重者,則剔除其會員資格。

以上這些貼文與發言規則的核心概念在於「尊重」。一個受過道場薰染的人,怎樣在言行上表現出來的「尊重」是高尚而不是庸俗的;是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修道人而不是假道學,皆有外在該有的節度。希望大家能以《十條大愿》、《十五條佛規》、《暫訂佛規》來勸人勉人,則本會必能呈現一貫道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